精彩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你把台湾交给谁

1096人阅读  4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31 18:23:06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U2004P1T1D15261576F21DT20080331122750.jpg
中国新闻周刊2008011期封面

  一个四年过去,又是一个四年过去。3月22日,台湾民众用手中的选票,解决了困扰他们8年的难题。结局没有太多的意外,中国国民党的候选人马英九和萧万长获胜。765.87万张得票,220万张的胜出票数,陈水扁和民进党处心积虑力推的“入联公投”失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李唯一发表谈话称,这再次说明“台独”分裂势力搞“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本文中台湾民众吴先生的父亲说,“阿扁把我骗了,也骗了所有的台湾人”。陈水扁执政8年,以一己之私、一党之私,裹挟台湾民众。经济停滞不前,族群对立,利益集团贪腐,两岸关系倒退,普通百姓也有切肤之感。这一次,他们用手中的选票,给了陈水扁及其代表的“台独”分裂势力一个“公投”
  几个普通民众选举期间的故事
  吴泽宇的父母都是世代在南投居住的闽南裔人,这是典型的台湾人家庭,然而亲人之间政治倾向却不同。四年前,虽然这对老人不会像有的夫妻那样为政治吵架,彼此却也毫不隐瞒不同的看法。父亲说母亲因为信仰星云大师就支持国民党,完全是“女人的盲目”。母亲却说父亲出于情感因素拥护无能的人上台,才真正是“头脑有问题”。当他们一道去投票时,最终是两种选择。但4年后,很少向吴泽宇谈及政治的父亲对他说:“阿扁把我骗了,也骗了所有的台湾人。”
  ★ 本刊特约撰稿/亢霖 陈光(发自台北)
  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聚集在台北市中华路,在2008年3月22日16:00后。这里是国民党人马英九、萧万长的竞选总部。当他们以超出对手220万票的优势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时,现场的蓝营拥护者的口号声更大了,其中有一句是:“台湾向前行,台湾一定赢!”
  让台湾前行,是每个参选者的期望。人们知道,他们投下的一票会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8年前,我把票给了陈水扁。”家住台北县板桥市的陈建方说,“但他让我们失望了。所以,我转而支持国民党,支持马英九。”
  这8年,让人失望的生活
  这8年,物价的飙升让大部分人感到了巨大压力——包括陈建方这样的白领。这位现年35岁的小老板,拥有自己的一个建材公司。“我的月收入是4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9000元)”他说,“8年了,一分钱没有涨。”
  但汽油从每升30新台币涨到了37新台币。每月,陈建方要用自己收入的一半去负担房子的贷款——他是台湾的“房奴”,为了那66平米的房子不得不努力奋斗。最让他郁闷的是,至今不敢要孩子,因为“添丁加口”会让他家每月多支出2万新台币。
  什么都在涨价,尤其是食物。虽然类似陈建方这样的男士对此感觉不到,但挡不住那些家庭主妇——她们同样拥有投票权。“以前一周的菜钱,如今一天就花光”一位女选民说。台湾主流媒体报道说,菜贩也气得直骂,因为菜太贵根本卖不出去。如果大家去小饭店吃葱爆牛肉,老板可能会告诉你,只有牛肉没有葱,因为葱价太贵买不起。日前,台北农产运销公司公布蔬菜批发价每公斤53.6新台币,这是该公司自1974年成立以来最贵的菜价。
  “他们现在没有空关心人民的吃饭问题,只关心‘入联公投’的标语有没有挂,邮局在民众的信件上有无盖上‘UN for Taiwan’的邮戳。”一位台北的中年男选民说。
  2007年,台湾经济形势呈现出“由冷转温”或“内外皆温”格局,但物价上涨较快,失业问题仍很严重,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根据台湾“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民进党执政八年来,台当局的负债从1.3万亿元新台币加到4万亿。但有人估计,隐藏性的官方负债应该高达13.5万亿元。因此,不管蓝绿选民,人均“负债”近17万。而在民进党执政的前7年,台湾当局投资对经济成长一直是“负贡献”,年平均增长率下降近四成,当局撒大钱的投资对台湾经济几乎毫无贡献。
  “我希望让陈水扁在第二个任期里锻炼拼经济的能力,结果阿扁果然‘拼经济’,拼的却是自己家人和亲信的经济。”身为白领的吴泽宇说。8年和4年前,他两次把票投给了民进党。但他支持的人让他们亲眼见证了台湾社会的萧条,吴泽宇再无耐心等民进党的第三个任期了——到了2006年,他就决定下一次要投票给国民党。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马英九起码是个讲操守的人,虽然马英九出现了“特别费案”等危机。
  一个家庭,支持两营
  但吴泽宇等人的想法并未用过激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或许是台湾民众回归理性的一种表现。当那两组竞选人马在选战中殊死搏斗时,虽然家家都开着电视,但公众中的激情的场面越来越少见,“冷清”的选情有点儿像近来台北的阴雨天气。
  2008年3月22日,星期六——台湾的选举一般都定在这样的休息日,以便于民众投票。吴泽宇这一天却主动要求到公司值班,替代其他的同事。而陈建方也没有以加班的方式限制他的手下投票——作为公司的经理,他管辖着10多个绿营支持者。“这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我不能硬去干涉他们。”陈建方说,“毕竟,这不是种族的问题。”
  四年前,蓝绿第二次碰撞时,并非如此平静。陈建方曾上街游行,而作为一个平时性格温顺的男人,吴泽宇为“三·一九”枪击案和一个关系要好的女同事大吵。吴泽宇回忆说,当同事李佳惠愤愤认为“两颗子弹”是阿扁作假时,他则面红耳赤地反驳作假难度太高。“李佳惠当场被我气哭了,指着我说‘没你这个朋友’”!
  故乡在南投的吴泽宇在台北工作多年,户籍也已迁到了台北。按规定,选民要在户籍所在地投票。台北市有着以“捷运”轨道交通为代表的交通体系,去哪里都很方便。然而,无论是台北还是台湾其他地方,想去投票的民众根本不必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在离住所很近走路可及的地方,一定会有投票所。即便如此,有的选举阵营为了鼓励潜在的支持者投票,还会在短短的路程里出动巴士车接送,这样的做法往往又会被对方阵营攻击为“绑票”。
  对于陈建方这样的两口之家,并不存在对两营的支持分歧。但这并非台湾家庭的常态——投票日前,吴泽宇的母亲就从南投打来电话,“这次是不是应当给马英九投一票?”儿子在电话里笑笑,没有作答。
  “母亲始终是泛蓝阵营支持者,原因不是别的,只因为她是佛教领袖星云大师的信奉者。” 吴泽宇解释道,“星云大师明确的政治倾向让善良而虔诚的母亲相信,只有让国民党执政,才是台湾之福。”而这次,母亲自信有充足的理由去说服儿子,那就是民进党的执政“成绩单”。
  吴泽宇的父母都是世代在南投居住的闽南裔人,按照台湾的传统看法,这是典型的台湾人家庭,然而亲人之间政治倾向却不同。四年前,虽然吴泽宇的父母不会像有的夫妻那样为政治吵架,彼此却也毫不隐瞒不同的看法。父亲说母亲因为信仰星云大师就支持国民党,完全是“女人的盲目”。母亲却说父亲出于情感因素拥护无能的人上台,才真正是“头脑有问题”。当他们一道去投票时,最终是两种选择。父亲一直认为陈水扁出身贫苦,因自强不息而奋斗成功,“他体现了台湾人的精神”。4年后,很少向吴泽宇谈及政治的父亲对他说:“阿扁把我骗了,也骗了所有的台湾人。”
  渗入台湾选举的因素复杂多样,像吴泽宇母亲这样受宗教领袖影响是其中一种。受过高等教育、在世界各地见过世面的吴泽宇自然不会盲从于任何人。但在这次选举中,他的倾向却直到投票日当天还模糊不清。
  四年前,吴泽宇也把选票投给了陈水扁,这并不是因为他是民进党的支持者,也不是钦佩陈水扁或者被“三·一九”枪击案所影响。吴泽宇有一个单纯的理由,他认为台湾最好的前途便是形成稳定的两党政治。国民党已经执政50年,当时民进党还仅仅执政4年,应该再给弱者4年机会。毕竟,在吴的学生时代,民进党吸引了他和整整一代年轻人。
  正如吴泽宇的设想,民进党终于在台湾完成八年任期——但却让他不知道是不是该后悔。但马英九同样出现了危机。吴泽宇从不相信马英九会贪污,因为“像他这种笨蛋根本不知道怎么贪污”。他坚持认为,马英九和谢长廷这两个人,一个是“老实又有些虚伪的笨蛋”,一个是“奸巧狡猾的坏人”。在这两个人当中,他真想不清楚该把票投给谁。
  每次选举前夕,台湾的每个适龄选民都会收到一张选举通知单,同时附有一份候选人公告书,上面有候选人的详细资料。但在这次选举中,基本上没有人会再看那份资料,因为大家对两位候选人都太熟悉了。选举通知单却是投票时必不可少的,因为选民投票时,必须拿着通知单和身份证在投票所领取选票。
  投票通知单由居民所在地区的里长向每位居民发送,里长是台湾最低一级的官员,类似于大陆的居委会主任。里长也是经选举产生。吴泽宇户籍所在地的里长是国民党籍,他在拿来通知单时没有多说什么,却在出门前微笑着比出了“V”字手势,那既表示“胜利”,又代表马英九的“2号”。
  压倒优势,废票不悬
  但很多人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弃绿投蓝”。否则,蓝营的得票也不会超过59%,创下了台湾地区领导人直选以来的纪录。而这种巨大的差距,也是这次选举平静收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绿营看到自己只获得了约4成人的支持时,“悲”似乎更大于“愤”。
  选举日,曾经和吴泽宇为“三·一九”枪击案大吵一通的李佳惠9点钟就出门投了票。回到家后她打开电脑,登陆MSN,在签名后注上了“马英九一定赢”的字样,并在网上催促所有的朋友去为马英九投票。“我本来就是泛蓝的支持者,为了台湾的未来,更得贡献一份力量。”她说。
  李佳惠前往的投票所和影视明星林青霞是同一个。后来,李佳惠从电视新闻中得知:林青霞居然由于没搞清投票方法,投出了一张无效的废票,连说“好悬”。好在这一票不会影响马英九当选的大局。
  在历经几十年各个层级的选举之后,台湾民众已经对投票的程序相当熟悉。选民应当拿着选举通知单和身份证前往投票所领票,然后用私人印章在选举人名册上盖章登记,这表明你已经领过选票。随后,投票者进入被布帘遮挡的投票场所,用公用图章在选票上自己选中的候选人名下盖章。如果此时没用公用图章,而使用了自己的名章,选票就无效作废了。专程返回台湾投票的林青霞,正是犯下了这个“低级错误”。随后传来的新闻更让人难以置信了——大名鼎鼎的作家龙应台也如出一辙地投了废票。
  这样的选民早已经胸有定见,不会因为选举过程中的意外改变投票倾向。甚至是类似于“三·一九”枪击案的“奥步”(意外情况),也不太可能对选举结果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不过,为了争取少部分会受到新闻事件影响的民众,马、谢两个阵营还是打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激烈选战,一度出现了白热化的焦灼情形。虽然许多人对于选举胜负都有准确的预感,但最后得票的悬殊——220万,还是让双方阵营都有些吃惊。

  被选举人:与民众同吃同住
  从1996年第一次台湾地区领导人直接选举开始,台湾社会已经习惯了四年一度如期到来的“大选”,1996年确立的候选人得票简单多数当选、无需过半的规则也沿用至今。由于2004年和2008年都只有两组候选人参选,最后当选者自然得票过半。
  每逢选举临近的一年多前,媒体和社会便开始热切关注候选人会如何产生。2004年之后,随着台湾政党政治的演进,国民党、民进党两党的候选人基本上都会通过党内初选,用制度的方法来产生。
  马英九担当中国国民党2008年的参选人,这几乎是2004年后台湾社会的共同认知。虽然马英九经历了同王金平的竞争,并由于“特别费”案被起诉而辞去党主席等一路的磕磕绊绊,最后还是在吴伯雄等人的支持下获得了国民党的提名。在王金平多次婉拒担任副手后,马英九最后说服资历深厚,以经济能力见长的萧万长作为他的搭档。
  民进党的参选人则是通过残酷的党内初选产生的。吕秀莲、游锡、苏贞昌、谢长廷四人为了争取民进党的提名,展开合纵连横、不次于正式选举的争夺。苏贞昌由于声势看好,一度得到陈水扁和民进党籍县市长的力挺,吕秀莲、游锡、谢长廷则联合起来攻击苏贞昌。为了打垮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谢长廷,苏贞昌公开质问谢长廷曾经涉及的一系列弊案,被媒体形容为“刀刀见骨”。结果谢长廷在党员投票中胜出,获得提名后,最终又同苏贞昌形成“长昌配”,这样的戏剧性情景虽然当初始料未及,却是政治现实的真实反映。
  在候选人确定前后,国、民两党的较量便展开了。由于民进党执政失败和陈水扁的贪渎无能,人心思变的大形势让国民党和马英九一起步就处于有利的位置。马英九把主要选举诉求落实在经济上,在幕僚和众多专家协助下,马英九确立了一系列有关发展台湾经济,改善两岸关系的主张,希望以国民党曾经表现过的执政能力和对未来的希望唤起民众认同。
  马英九还深深懂得,他作为一个出身优越的所谓“外省人”,最易于被人攻击的,是“对台湾这片土地的认同”。马英九认为,要破除这种“外省人”的魔咒,像连战和宋楚瑜在2004年那样亲吻土地还是不够的。于是,他从很早便开始了到台湾各地民众家中,尤其是中南部的“长住”活动。在“长住”中,马英九不仅同民众同吃同住,还参与了田间地头的劳作,获得了相当的认同。
  擅长打选战的民进党虽然总体局面被动,依然使出一系列的招术。尝到2004年“公投绑大选”甜头的陈水扁再次发动“公投”议题,而且是更具挑衅性的“入联公投”。为避免被动,国民党采用“返联公投”回应。由于大的形势今非昔比,“公投”虽然引起两岸关系的紧张和国际社会的一度关切,最终却被国民党和台湾民众化解。
  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一直对“公投”议题兴趣不大。1月12日“立委”选举民进党大败后,陈水扁辞去党主席,退居幕后,接任了党主席的谢长廷才获得了真正的主导权。谢长廷虽然也有称之为“台湾维新,幸福经济”的一套政见,但由于民进党的执政成绩,台湾民众已经根本没有兴趣了解这些政见的具体内容。
  今年1月国民党在“立委”选举中大胜,本来为接下来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创造了有利局面,但也给民进党创造了一个制造议题的口实。民进党宣称,国民党在“立法院”占据了绝对的多数,如果“总统”再给国民党做,将形成“一党独大”的局面,会对台湾的民主带来伤害。这个似是而非的说法本来影响有限,在临近选举一周左右时,却发生了四个国民党“立委”闯到对方竞选总部的“踢馆”事件,让民进党抓住机会大力宣扬国民党的“霸道”。事后,马英九一再鞠躬道歉,勉强化解了这场危机。
  在整个选举过程中,国民党似乎在所有议题上都采取守势,竭力避免激烈的冲突。马阵营的判断是,在大局面领先的优势下,尽量减少纷争,以便将优势保持到最终。
  未来仍需检验
  在选举临近结束最后几天,发生了奇怪的现象。马英九的竞选口号“台湾向前行,台湾一定赢”居然被谢长廷阵营用在广告里。马阵营指责这是“剽窃”,马英九本人却表示欢迎,说对方的使用说明这个口号已经深入台湾的人心。
  “台湾向前行”的说法其实似曾相识。八年前,台湾著名学者、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便用“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的说法,呼吁民众投票支持陈水扁。八年后,有评论家把陈水扁称作“李远哲推销给我们的黑心商品”。
  每个候选人都会说自己是“向前行”的力量,是“向上提升”的保证。这是不是事实,则需要民众的判断,更需要未来的检验。
  在决定未来的时刻,吴泽宇最终没有做旁观者。在投票日当天下午3点半左右,他坐上“捷运”列车,赶在4点之前返回居住地投了票。“我在1996年投票给李登辉,2000年投给了连战,2004年投给陈水扁,这些经历我都不会隐瞒。”他说,“但这一次选了谁,就让我保守秘密吧。” ★
  在“大选”前,“兴票案”极大地打击了宋楚瑜的清廉形象,其民调支持率不断下滑。陈水扁乘机抨击连战、宋楚瑜是“黑金双胞胎”,支持度得以提高。
  3月18日,“大选”揭晓,陈水扁从国民党的分裂中渔翁得利,“团结的民进党”成功对抗“分裂的国民党”,以497万张选票、39.3%的得票率获胜;以30万票差距落选的无党籍人士宋楚瑜于3月31日正式宣布成立亲民党。
  陈水扁启动全盘“绿化”。首先是更换负责人,派出亲信人马出掌要害部门;第二,大搞所谓“精英入党”,收编庞大的警察队伍,“总统府资政”、政务官、民意代表、学者、地方派系大佬等也都在陈水扁的见证下集体披上绿旗;第三,利用各种手段收编大型民营银行、民营企业及媒体。
  台湾政局主要围绕“泛蓝”“泛绿”两大阵营争夺政局主控权的斗争展开。民进党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后,陈水扁掌控政局的能力增强,但因“泛蓝大于泛绿”的实力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朝野斗争依然激烈,政治僵局依旧。
  台湾政局围绕2004年“总统”选举的核心展开,泛蓝、泛绿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陈水扁迅速向“激进台独”迈进,与李登辉、“台联党”联手在岛内兴起一波波“台独”风浪。将选举扭曲为“爱台与卖台”“本土与非本土”的“统独大对决”,陈水扁大肆炒作“一边一国”“公投”“正名”“制宪”等“急独”议题。
  3月19日,“大选”前夕爆出 “两颗子弹事件”,陈水扁与吕秀莲在台南市金华街遭枪击。这一被国民党斥为“奥步”(闽南语,指损招)的事件使得民进党一下子赢得了许多同情票,大选情势逆转。3月20日,民进党再次以微弱的选票赢得选举,陈水扁成为台湾有史以来第一位民选连任“总统”。
  12月3日,台湾“三合一”选举结果揭晓,马英九带领国民党宣告大捷,民进党惨败,输掉了很多传统的“绿营基地”。
  年初,陈水扁身陷“家庭丑闻”:4月20日,扁妻吴淑珍被曝涉嫌SOGO礼券案;4月24日,其女婿赵建铭涉股票弊案被收押⋯⋯
  6月10日,马英九穿上防弹衣,与宋楚瑜出席泛蓝的“呛扁大会”,联署要求陈水扁下台;其后,绿军挺扁集会上出现绿营支持者持刀自残事件;6月20日,阿扁“总结陈词”称,如果在野党非要他下台,非要子弹上膛,非要“他死的难看”,“为了2300万台湾人民,你扣动扳机吧,阿扁愿意!”8月12日,民进党前指挥、“红衫军”总指挥施明德发表《百万人民倒扁运动行动纲领》。
  5月6日,民进党内经过惨烈初选,并不太被看好的谢长廷在强大对手及陈水扁的夹杀中,硬是冲出一条血路,最终成为民进党的下任“总统”候选人。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争夺战也正式形成谢长廷与国民党的马英九对决的局面。
  3月22日,台湾“大选”揭晓,马英九带领国民党完成第二次政党轮替,国民党“马萧配”大胜民进党“长昌配”221万余票,马英九得票率创历史新高。

 作者曾在现场见证了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三次选举,这次的选举,在他看来,尤为冷静
  ★ 文/杨锦麟
  台湾3·22选举,终于产生了多数人事先预期的结果。但马英九的得票率之高,仍让很多观察家感到意外。200多万票的大比数优势,奠定了国民党的胜利,对于这个曾经沧桑、在野八年的“百年老店”,这次胜利将会是一个战略性拐点。
  海外舆论对于2008年5月20日之后的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多半给了积极乐观的期许。
  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的对台政策讲话内容,已集中反映了北京对台湾内部局势以及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互动的态度和立场。而对于台湾民众在90年代以降,在历次重大政治选举过程,展示了自己的民主权利,祖国大陆有关方面在多次的政策发言中,均给予正面的肯定和尊重。
  从1988年至今,台湾经历了二十年的政治社会转型,其中的跌宕起伏,风起云涌,构成中国当代政治发展史的一幅错综复杂、难于一言蔽之的画卷。
  2000年3月,在台湾执政五十多年的中国国民党,在那次战略对决中,失去了执政地位,台湾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政党轮替。当时,我在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前面,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的忠贞党员那种失去政权之后的无助、愤怒、恐惧、绝望,追打徐立德的,都是国民党员,向马英九当众扔鸡蛋的,也都是国民党员。国民党最终分裂,李登辉和宋楚瑜最终各自自立门户,而民进党如履薄冰走上执政之路。
  2004年的3月19日,我在台北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基金会和其他港澳媒体同行一起,听取国民党智库负责人员作有关选情简报时,突然听到台南市发生枪击案的消息。3·19枪击案的当天,我和同事一起,赶往南部台南市金华路现场。3月20日当天下午,我正是在高雄市民进党竞选总部前的广场上,见证了那一次选举开票的全过程。两颗子弹改变了连宋配迈向执政之路的轨迹,也让陈水扁获得了再度执政的四年时间。
  那一段时间在台北凯达格兰大道上的静坐抗争,我也是亲眼目睹和见证者。同样的愤怒、绝望,但缺少了无助和恐惧,各色政治人物的表现,其中包括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的一丝不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就是红衫军,满城的“红花雨”透射出台湾都市中产阶级的政治性格。我们在叹息他们的无力感和软弱的同时,也对他们在政治参与过程的节制,理性和守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红衫军运动的无果而终,并不意味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失去了教训贪污腐败,施政无能的陈水扁政权的机会和权利。他们在2005年县市长选举之后,继而在2006年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中,用手中的选票结结实实教训了陈水扁以及民进党政府。
  对于一向擅长政治选举操作的民进党人来说,他们或许认为,只要不断占据政治选举操作的高地,就可以轻易获得下一场选举的胜利。侥幸的心理,骄横的心态,恶意炒作省籍矛盾、族群对立后越来越感到的屡试不爽,让他们丧失了最起码的政治嗅觉,也同样失去了执政之初的战战兢兢。
  2008年3月,同样是一场战略决战,在此之前的立法委员选举,国民党获得了大比数的胜利,议会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全部换成蓝色。所谓的绿色执政,已经岌岌可危。
  而这一次选举的结果,台湾选民用自己的选票,对陈水扁八年执政做出了最后的判决。
  我在高雄市,先是在3月21日国民党的造势晚会现场感受到了民众希望改变的热切。那一段“我们准备好了”的广告,展示了国民党势在必夺的决心和意志。
  3月22日一整天,我又在谢长廷高雄的竞选总部面前的广场,连续十多个小时进行现场报道和评论。和之前几次现场报道的情形有些不同,这一次没有太多的口号喧嚣,没有太多的情绪亢奋,也没有太多现场的民粹鼓动。人群开始聚集是在下午四点之后的开票时间。高雄谢长廷总部广场,聚集最多人的地方,是一旁卖烤玉米、肉包子和绿豆汤的小摊。选票尚未开出,选情尚未明朗时,人们还簇拥在卖肉包子的摊档前,依次排队。当人们越来越感到情势紧绷,谢长廷和马英九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开之后,这边厢门庭冷落,那边厢在大型的电视屏幕前挤满了人群。
  结果和谢长廷的支持者预期显然有巨大的落差,人群中开始出现骚动,有人愤怒,有人沮丧。谢长廷的“青年军”们围坐在一起,呼喊着口号,自己给自己打气。但大势已定,败局已现。竞选总部的工作人员站在台上鞠躬谢票,但人群还不愿意散去。
  搭建庆功舞台的工作人员很务实地提前拆卸舞台,场上的灯光一盏一盏地黯淡了,工作人员忙着打扫垃圾。
  高雄竞选总部广场前,伫立高达两三层楼的代表入联公投的英文字母UN,和UN顶上代表谢长廷、苏贞昌、陈菊和象征谢长廷的长颈鹿的“公仔灯饰”,更显得落寞孤寂⋯⋯⋯
  原以为会有群体骚动的场面,未曾发生。原以为会有激进的暴力事件,未曾出现。唯有南台湾凉爽的晚风习习吹过,邻近晚间十一点,天上还飘落一些雨点。 ★
  (作者: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在两岸关系上,马英九会有务实的表现,比如:直航,三通,开放大陆资本入台湾,开放大陆观光客到台湾,取消台湾对大陆投资40%的上限,等等
  ★ 文/石齐平
  这次台湾选举,国民党和民进党双方的选战策略其实都没有起到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八年以来,民进党给台湾人民的印象实在太坏了。
  所以,这次选举,其实不是马英九和谢长廷的选举,而是马英九和陈水扁的选举。或者说,是台湾老百姓对陈水扁执政的“全民公投”。
  也可以说,时势造英九。但中国有句老话,马上得天下,不等于马上治天下。用在今天,真是太好的一个巧合。
  台湾老百姓厚爱马英九,给了他221万的选票优势,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机会。如果只有四五十万票,马英九必然面临强大的阻力。
  但现在的关键是,马英九如何用人。
  国民党内部派系山头林立,选举时大家可以一条心,选后就会涉及利益分配的问题。我相信,从胜负已定的时候开始,仅“行政院长”这个位置,明争暗夺的人少说也在半打以上了。
  如果这些人都不是马英九属意的人才,那他有没有智慧、能力、气度和手腕用到真正具有行政能力的人,这就是他未来四年成败的关键。
  还有,清廉政治是台湾人最大的希望,国民党是否能够呼应他们的要求呢?
  马英九曾经担任过国民党党主席,他在“黑金”问题上并没有出色的表现。从2005年到现在,国民党的党产始终没有清楚的答案,还是一团黑洞。因为国民党的文化和利益结构,使马英九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改革。那么是否终究会回到妥协和利益交换的途径上去?我不怀疑马英九的诚心,但从结果看,不能不质疑他的魄力。
  台湾老百姓的要求其实不高,只要恢复到八年前的感觉,就会很满意了。但对马英九政府来讲,要达到这么一个低标准,挑战也不少。
  首先是物价问题。我们都知道物价有它的国际性因素,大陆也不例外。但老百姓却不会理会什么国际因素。民进党政府过去一段时间冻结了公营事业的价格,马英九上台后势必面临解冻的两难问题。
  第二是财政压力。二十年前,蒋经国交权给李登辉时,台湾基本没有负债。李登辉在位十二年,负债一下子达到了1万亿以上。经过陈水扁八年,变成4万亿。这还仅是账面上的数字。马英九如果想改变现状,必须节衣缩食。
  马英九最大的问题,还是经济,如何把产业搞活络,而这又关系到两岸问题。
  在两岸关系上,马英九会有务实的表现,比如:直航,三通,开放大陆资本入台湾,开放大陆观光客到台湾,取消台湾对大陆投资40%的上限。
  在这些方面,不仅是马英九,就算是谢长廷上台,也会面临同样的形势。所以,选举的时候,他们在这些问题上几乎没有分歧。
  马英九对经贸放宽的期待,其实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操持在台北当局,比方说对大陆投资40%的上限,这不涉及大陆方面配合的问题;另外一些内容,包括直航、包机、三通、大陆观光客等等,在相当程度上涉及两岸的协商和谈判。
  协商谈判,有可能涉及政治上的前提,就是确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民进党没办法展开跟大陆的协商谈判,就是因为民进党不接受“九二共识”。而马英九说他接受“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实质内容是双方均确定“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
  就目前的形势来讲,台湾的股票大涨了,房价提高了,台湾老百姓对大陆政策的心理预期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不论怎样,事实上,台湾政界和民众都注意到:过去这十多年,从李登辉到陈水扁所执行的两岸政策已经到了一个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
  (作者: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台湾海基会首任副秘书长)
  (采访整理:本刊记者/王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31 22: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公民投票的好处在于也许会投错给一个野心家,却不可能永远投错给一个野心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31 23: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萍乡
#lol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1 13: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如果马不听话,台湾和大陆的贸易顺差一旦变成0,
台湾得多少人下岗?多少人上街游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1 18: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无论对于阿扁,无论对于小马,解决台湾问题就是一个字:打!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解放台湾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之中。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