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女足阿杯"零射门"的无奈 败落之快超出预期

585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3-9 18:23:56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3月5日,中国队球员马晓旭(左一)和尤佳(右一)在比赛结束后离场。当日,在葡萄牙举行的2012年阿尔加夫杯女足邀请赛A组最后一轮比赛中,中国队以0比1不敌冰岛队,小组赛三连败。新华社记者王庆钦摄
    新华网葡萄牙阿尔布菲拉3月8日体育专电(记者马邦杰)中国女足8日带着她们历史上最可怜的一项数据统计离开了阿尔加夫杯:小组赛3场比赛打到门框以内的射门数为零。
    其实在这3场与瑞典、德国和冰岛队的比赛中,中国队的总射门数也不过3次,都打到了门框范围以外。其中她们在最后一场对冰岛队的比赛中,上演了罕见的“零射门”——整场比赛没有一脚射门,哪怕是打到门框以外。
    “零射门”的背后,是中国女足的可悲现状,其败落之快或许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折腾出国际笑话
    中国女足的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抱怨,对球队伤害最大的是过去中国足协领导的胡乱干涉。这位人士说:“我们就怕领导胡来。您不懂足球可以,但一定要听专家的意见。不能为了您那点政绩就任意蛮干。”
    对中国女足折腾最狠的当属谢亚龙。他执掌中国足协4年期间,中国女足换帅犹如走马灯一样让人眼花缭乱,马良行、王海鸣、裴恩才、多曼斯基、伊丽莎白、商瑞华等一个个走马上任,随后又黯然下课。
    马晓旭经历过谢亚龙为中国女足换帅导演的一出出闹剧,说来如有切肤之痛。她说:“每次换帅,新教练都带来不同的打法。教练和球员之间都要花些时间互相适应。这几年,我们一直在适应,一直起步,其实就没有真正起过步。”
    这么多年,中国女足其实一直都没稳定过,实力在内耗中每况愈下。因为频繁换帅,胡乱折腾,当年的“铿锵玫瑰”因此成为一个国际笑话。现在负责瑞典女足国家队事务的多曼斯基和冰岛国家队主帅埃伊约尔弗森都委婉地向记者表示,中国足协换帅以图成绩的做法是可笑的异想天开。
    从2004年的张海涛到现在的郝伟,中国女足先后经历了9位主教练。同期日本女足只有一次帅位更迭。大桥浩司用时3年,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佐佐木则夫2008年继任之后,再用时3年,打造出一支世界冠军队伍。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开篇探讨了一个“永劫回归”的话题。细细品味之下,他说的就是可怕的“折腾”——“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
    在永恒的折腾中,昔日叱咤风云的“铿锵玫瑰”已沦落为“零射门”的国际二流球队。   退步原来是向前
    当年的“铿锵玫瑰”给很多国人留下了一个“铿锵遗梦”,希望中国女足哪一天突然再“铿锵”一下。现在,“零射门”的残酷现实把我们的这个“遗梦”也给无情地击碎了。伴随此梦破碎的应该还有属于过去那个时代的理念,以及一副枷锁。
    这是一件值得弹冠相庆的好事。
    中国女足在冲击世界杯和奥运会入场券失利之后,一时间哀鸿遍野,尤其去年日本队又夺得世界杯冠军,更让我们很多人无法接受中国队“自由落体”式溃败的现实。有人好像难过昏了头,提出要求用“举国体制”来拯救女足。
    问题是:中国女足何尝离开过“举国体制”?
    我们早期发展女足,并于1984年组建国家队时,主要目的只有一个:为国争光。一拨拨姑娘们也不负众望,捧回了不少奖杯,并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3年后的世界杯上夺得亚军,新闻媒体对她们的关注也急剧升温,探求她们成功的秘密。中国足协一位负责女足的高官表示,女足成功的秘密一方面在于姑娘们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另一方面在于举国体制的保障。他说:“欧美那些球队哪有像我们这样长期集训的?”
    当时中国女足都是专业队员,几乎每天都在踢球,算是她们谋生的手段;而国外队员全是业余的,只能在工作之余踢球,仅是业余健身娱乐而已。比如2003年世界杯打进决赛的瑞典队前锋斯文森,是个在美国使馆工作的职员。当时我们是“专业”打人家的“业余”,即李大钊所说的“工业文明”对抗“农业文明”,自然绰绰有余。
    然而世易时移,中国女足那股拼搏精神已不复存在。如果有人更愿意去摆地摊,那就不能强迫她当国脚。这是市场经济决定的。
    在事实面前,我们不能不承认,精神有时也能创造奇迹,比如日本女足的成功,主要就是精神的胜利。日本女足注册球员其实也仅有3万人,与德国的100多万和美国的300多万都无法相提并论,但日本队却能战胜她们夺得世界杯冠军,创造奇迹。必须要承认,日本队夺冠有些运气成分,决定一国足球强盛的根本还是在于草根基层的强大。但“精神足球”偶尔却能创造奇迹,日本人证明了这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