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顺应自然四时养生(20)

1238人阅读  2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2-11-24 16:30:34 来自: 中国上海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顺应自然四时养生(20)
                                              康态怡秀
    寒露-------秋分后十五日,当天太阳达到黄经195度时, 斗指辛,准确时间为10月8日17时26分交寒露节气。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民谚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说,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从露色洁白晶莹的露气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一候是指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伍大举南迁。二候中的“大水”指的是大海,古时传说海边的蛤贝类,是由三种雀鸟潜入水中变成的。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颜色及条纹与雀鸟的很相似,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说的是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有诗为证:
壬辰秋月正圆
(秋游札记)
康态怡秀
一丝凉意白露翔,
洁白晶莹寒露降。
白云红叶早见霜,
蝉噤荷残南秋象。
九九重阳喜登山,
高瞻远睹艳阳天。
秋近秋远温差显,
菊开艳丽深秋缘。
楓葉片片红遍山,
壬辰中秋月正圆。
以有古谣谚语综传承: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忙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以“寒”为名的。俗谚云:“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寒由足下生”。寒露之后要格外注意足部保暖,最好不要再穿凉鞋了。不要再穿短衬杉与短裤头、裙子。肾虚体质的人可以用生姜、陈皮、当归等中药熬汤泡脚,提高御寒能力。这些都意味着天气由秋凉向秋寒转变。
    寒露过后,昼夜温差变化增大,公众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做好防寒准备,预防感冒。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本节气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本节气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朝朝饮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在白开水中加少许食盐,水就不易流失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躁而引起的便秘,可谓一举三得。
    一顺应自然处署养生——肺气充盈,温煦四肢百脉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配合炼功。
    寒露时节,秋渐萧,露已寒,阴阳消长,各走极端。气候变化无常,在此时节,因肺为娇脏,最已感受风寒;足易寒,胃着凉。必须加强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的锻炼,防止风寒侵害。
    炼功要领:
    1.每日早晚在无风寒的安静房间,全身放松,自然平坐。
    2.两手指各攀两脚尖,两脚跟用力向前伸,然后收腿,各二十四次。
    3.伸腿时发“嘿”音气;收腿时发“嘶”音气。
    4.收功。叩齿,漱口,咽津,伸腿起立,自然散步。
    两手五指各攀两脚五趾,手大指置于足太阴脾经的隐白穴;食指置于足阳明胃经的历兑穴;手中指按在肾经的涌泉穴;四指置于足少阳胆经的窍阴穴;手小指置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至阴穴。促进手足三阴与手足三阳的交会运行,通一身之气,温煦四肢百脉。耸伸手足“嘿”音气是开肺窍,吐脏腑浊气,以清肠胃沉寒痼疾;收缩手足“嘶”音气,营养脏腑,促进新陈代谢。
    本节运动不仅能增强肺功能,还对腰尻疼痛,脚气病,小便失禁,大便溏泄,久痔脱肛,身倦无力等症都有一定疗效。
   二、寒露时节饮食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自然医角度上讲,这节气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在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会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现象,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暖胃、清利三焦蕴热。
在饮食上,本时节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该节气里最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此时的气候实际上是夏秋暑热与秋凉干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需要清利三焦蕴热。这些季节性的常见病都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
寒露时节寒露已至 ,适当多吃三种温性食物与三种清利三焦蕴热食物,比较顺应自然适宜四时养生。
    1.三种温性食物-----鲫鱼、黑木耳、百合
     ⑴.鲫鱼
    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通乳除湿的功效。鲫鱼有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的食疗作用,是脾胃虚弱、水肿、消化性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等患者很好的滋补食疗品。鲫鱼还含有的蛋白质质优,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常吃可增强抗病能力。对于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经常食用。产后妇女炖食鲫鱼汤,可补虚通乳。
    ⑵.黑木耳
    黑木耳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常吃的好食材,除了黑木耳的补血及清除人体内废物的作用外,近年来研究证实黑木耳还具有显著的抗凝血作用,它能阻止血液中的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壁上沉积和凝结,因此可以减少血液斑块,防止血栓形成,对延缓中老年人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十分有益。如果每人每天食用5至10克黑木耳,它所具有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每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功效相当,不仅对冠心病,对脑血管疾病及动脉硬化症也具有较好的食疗和保健作用。
    ⑶.百合
    百合是补养肺气的好食材。百合味甘、性平偏凉,入心、肺二经,功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对心阴不足所出现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心情抑郁、悲秋等精神症状有食疗作用。百合鲜品富含黏液质及维生素,对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有益,常吃百合有一定的养颜美容作用。此外,百合含多种生物碱,能升高白细胞,对肿瘤化疗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也有辅助食疗作用。
    2.三种清利三焦蕴热食物---------山药、莲藕、蜂密
    ⑴.山药
    山药既是中药,也是美食,是大家熟悉的滋补珍品。研究证明,山药中的B族维生素的含量是大米的数倍,矿物质中钾含量极其丰富。《本草经读》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山药具有滋阴、填精的功效。《本草正》:“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则说明山药具有治疗虚劳的功效。
    山药性平,味甘,具有很强的补肾健脾功效,还能益肾填精。山药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能消痈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疮,去皮肤血热。养血止渴。治疥癣。清络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息肝胆浮越风阳,治痉厥癫痫诸症。治外感发热咳嗽,肠炎,菌痢,麻疹,腮腺炎,败血症,疮疖肿毒,阑尾炎,外伤感染,小儿痱毒。《日华诸家本草》说:“山药助五脏,主泄精健忘。”《本草求真》中指出,山药 “能治遗精不禁”。无论是阴虚火旺还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可以食用,如果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果更好。此外,山药对于糖尿病有辅助疗效,除了易产生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量外,甘露聚糖还有改善糖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功用。
    ⑵.莲藕
    莲藕是祛淤生津之佳品。生藕具有消瘀清热,除烦解渴,止血(鼻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等)、化痰等诸症。莲藕生食能清热润肺,凉血行淤。莲藕熟吃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调中开胃,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具延年益寿之功。煮熟的藕,性由凉变温,失去了消瘀清热的性能;变为具有健脾开胃、养血补虚、补益五脏的功效。妇女产后吃忌食生冷,唯独不忌藕,是因为它能消淤。
    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莲藕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其食疗功效具有清热凉血;莲藕生用性寒、味甘多液,有清热凉血作用,对热病口渴、衄血、咯血、下血者尤为有益。藕含有大量的单宁酸,有收缩血管作用,可用来止血散瘀。藕还能凉血,散血,其止血而不留瘀,是热病血症的食疗佳品。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益血生肌、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故称其“主补中养神,益气力”。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通便止泻、健脾开胃,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⑶.蜂蜜
    蜂蜜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的含量达70%。此外,蜂蜜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躁对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秋躁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当然,将少量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少吃辣椒防抑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常用食疗配方:
  1.川贝炖雪梨
  配方:雪梨5个,川贝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雪梨去皮去核后,与川贝同放入碗内,加入适量冰糖,隔水炖一小时左右,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痰热郁肺之咳痰黄稠,久咳者。
川贝炖雪梨是历来为大众所公认的清润滋补佳品,可常食,秋季最宜。川贝味甘、苦,性微寒,归心、肺经。川贝苦寒,能清热,其质润,入肺经可润肺化痰。雪梨也为清热滋润之品。
2.百莲银杏粥
  配方:配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3.白杏生鱼汤
    配方:白果60克、南杏仁60克、腐竹90克、马蹄8个、生鱼1条(约500克)、生姜2-3片。
    做法:白果去壳,开水稍煮去衣膜;南杏仁亦用开水烫去衣膜;腐竹浸软切段;马蹄去皮,洗净,切为两半;生鱼钡净,去鳞、腮、肠脏、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一起放在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腾后,改用文火煲2个半小时至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量花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白果、生鱼可捞起伴花生油和酱油佐餐用。
    功效:具有润肺化痰,敛肺止咳。能辅助治疗咳喘日久,耗伤气阴,或平素阴虚气弱,证见口干渴,胃纳差,动则气短等。
    白果性平,味甘、苦,入肺、脾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血生肌的作用;南杏仁性微温,味苦、辛,有止咳平喘、补肺润肺燥的功效,《医学启源》说它能“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
腐竹性平,味甘、淡,入肺、胃经,有清肺热,养胃阴之功。
    马蹄性寒味甘,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本草备要图说》认为它有“益气而消食,除热以生津”的作用。
生鱼性平,味甘而润,入肺、脾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血生肌的作用。与生姜合用,具有润肺化痰,敛肺止咳之功效。
    4.鸡汁粥
  配方:母鸡1只,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母鸡剖洗干净,切块,水煮开后,改用文火再煮10~15分钟,然后关火待用。将粳米放入另一锅内,水煮,加入适量鸡汁同煮成粥。
    功效:有补益气血、滋养五脏、补肾填精的作用。
  适宜人群:年老体弱、病后气血亏损等一切体质衰弱者均可食用。尤其适用于气血亏虚、五脏虚损之纳少、四肢乏力、身体赢瘦、产后乳少、虚弱头晕、小便频数、耳呜、精少精冷等。
  禁忌:因鸡肉补而性温,鸡汁也偏温,故外感发热、咽喉肿痛、热毒未清者忌食,以免加重病情。
   5.羊骨粥
   配方:粳米loo~200克,新鲜羊骨1000克,盐、生姜、葱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先将新鲜羊骨洗净砍碎,加水煎成羊骨汤,然后加粳米煮成粥,加入适量调味品。
功效:虚劳赢瘦、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脾胃虚弱、久泻久痢及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适宜人群:适用于虚劳赢瘦、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脾胃虚弱、久泻久痢及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羊骨可补肾、补血,尤适于年老骨质疏松者。
  禁忌:大便干结或湿盛中满者及有实证之人慎食用。
  羊骨味甘,性温,归肾经。其主要成分为磷酸钙、碳酸钙、磷脂、骨胶原、氟、铁、钠、钾、弹性硬蛋白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6 19: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7: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天天快乐向上 发表于 2012-11-26 19:34

{: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