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何彬的音乐人生(作者:吴曾荫)  

42083人阅读  3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9-6 10:23:00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何彬3.jpg
   何彬,19293月生于黄桥北关,取名玉生,乳名玉儿。其父陈少卿,系柴草生意掮客;母亲蔡氏,一般家庭妇女。玉生出生时,家中已有一男孩,因家道衰落,生活窘困,故玉生满月后即由姑父何朗清、姑母陈佩华抱养,并改名何彬。何朗清住黄桥布巷,开一爿书店兼营烟酒,生活堪称优裕。少年时的何彬,生得大头大脑,聪慧机灵,而且小小年纪就懂得刻苦学习,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因此很得养父母的宠爱。
何彬在少年时代,就对音乐特别感兴趣,而且音乐天资极高。每遇串街走巷拉曲卖唱的,他总会跟在这些民间艺人后面听曲,有时一直跟到乡下。未几多时,便听会了许多民间小调、二胡乐曲和“三六”、“行街”、“灯月交辉”等江南丝竹音乐。除此外,还爱好京剧,经常跟在戏迷的养父后面进戏院,几年下来,不少大路戏的段子,他基本都能哼唱。最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对复杂的京剧锣经也同样熟悉。黄桥东大街有一家裕泰和茶叶店,该店有一职员胡炳春,二胡拉得不错,何彬便死缠硬磨拜了胡炳春为师学拉二胡,学了不多长的时间,这位胡老师便觉得没东西可教了,而学生也渐渐拉得比他好。这一年,何彬12岁。从此以后,何彬更痴迷于胡琴,来黄桥演出的戏班里的京胡琴师几乎都成了他请教琴艺的先生。平时,但凡听到哪里有拉琴高手,便赶去求教,从不放过学习的机会,真正是个懂得自励的好少年。及至十四、五岁时,他已正儿八经的正常参加黄桥谐行社京剧票房(设于何氏宗祠内)的活动,担任京胡伴奏,深得票友们的喜爱。有一次,一个来黄桥演出的戏班武场中打铙钹的师傅患急症不能应场,而演出又万万不能停止,班主火急火燎赶到票房,想请一位能打钹的救场,可无人敢应。何彬闻知后表示自己可以对付,班主见是一个小孩,哪敢相信,但交谈了几句后即知这个小孩懂行,便请他去顶了班,何彬连打了两场戏的铙钹,竟无一差错,此事曾在乡里被传为美谈。胡炳春先生一直关注着何彬,见他的能耐超乎常人所想,自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只要与人谈到何彬,总会说:这个伢儿不得了,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
战 火 锤 炼
   1945年,在新四军干部丁宁刚(黄桥人)的影响和引领下,何彬参加了“青年抗敌同志会”(简称“青抗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不久,转入新四军做了一名文艺战士。19464月,原华中建设大学迁到山东临沂,改建成立了山东大学,于54日正式开学。山东大学是共产党开办的学校,她的学生都是仰慕共产党抗日民主而投奔解放区的热血青年。何彬经组织安排考试入学,是该校文艺系的首届学生。当时文艺系主任是陆万美(1932年任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常委兼出版部长,抗战期间任武汉抗战演剧队第6队队长,1949年任上海军委会文艺处副主任,1950年任云南省文化局局长),艺术科主任是章枚(著名音乐家,《黄桥烧饼歌》、《勇敢队》、《向解放军致敬》等歌的作曲,曾任北京音乐出版社总编辑,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等职),这两位同志是何彬的直接领导和学业上的老师。在山东大学期间,何彬如饥似渴,刻苦学习,除提高了各种器乐的演奏技巧外,还下大功夫在音乐理论方面钻研探索,使自己的指挥能力和作曲水平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19467月,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民主进步人士闻一多、李公朴,消息传到临沂,各界人士筹备召开追悼会对国统区的民主斗争表示声援和支持,为此,何彬写了《悼受难者》的歌词,由章枚作曲,在818日的追悼会上演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9469月,何彬参加了山东大学文艺系成立的山大剧团(章枚任团长),奔赴枣庄前线慰问作战部队。该团的演出形式多样,歌曲、话剧、快板、舞蹈,应有尽有。为了动员妇女支前,何彬写了《做棉衣》的歌词,由章枚作曲,在鲁南一线广为传唱。数十年后章枚在回忆录《解放战争时期我在山东的音乐活动》中对这首歌作了如此评价:“何彬和我写了一首歌《做棉衣》,歌词写得很好,写出了农村妇女拥护解放军的亲切心情,歌词的字句错落有致,使我在曲调节奏上也有多种变化。”
   19472月,由于战争形势的需要,山东大学分散转移离开临沂,山大剧团奉命转移到北凉水,并改名为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第三团。从此后,何彬随团跋山涉水,与作战大部队一道,越沂蒙,经鲁中,渡黄河,到渤海,打孟良崮,攻济南城,南北征战,火线锤炼。那时,战斗间隙是文工团最忙最苦的时候,他们要抓紧时机,及时的以各种文艺形式为作战部队表演节目,进行宣传发动以鼓舞士气。何彬一专多能,除正常的演奏外,根据演出需要做到缺什么顶什么,起到了骨干作用。
   19489月中下旬,我解放军发起济南战役,全歼守敌,解放济南,并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司令官王耀武。华东军区文工团随大军进入济南后,对活捉王耀武这件活教材进行了突击创作。团部特派写作快手布加里同志写了一篇河西大鼓的鼓词,生动如实的反映了活捉的全过程,词名就叫“活捉王耀武”,同时决定由能唱大鼓的饲养员老崔演唱表演,而大三弦的伴奏则由何彬担任。以前何彬并未接触过大三弦,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他在老崔的指导下,强化练习,并多次到离驻地不远的河西大鼓的发源地河间府去观摩学习当地的大鼓表演,经过短时期大强度的突击练习,他与老崔终于高质量的将《活捉王耀武》这个大鼓节目搬上了济南这个号称曲艺之都的舞台, 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演出后不久的一天,文工团乐队负责人胡德风同志(著名指挥家,曾任总政歌舞团艺术指导)领了一位背着背包并挎着一把三弦的小同志来找何彬,说这位小同志是兄弟单位新安旅行团派来向你学习三弦的,人家看了表演,觉得你的三弦伴奏很不错,而新安团乐队又缺这一项,故而专程派人来学习。于是何彬便又当上了教三弦的老师。一段时间后,这位小同志完成了学习任务,回队后便担起了三弦的演奏任务。这位小同志就是后来成为三弦教育家的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李乙同志。
何彬1.jpg
   在何彬的音乐生涯中,写作歌词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曾经全国传唱的《东方红》的歌词就是由他修改整理的,他生前曾对此有过较为详细的讲述: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黄河岸边流行过一首山西民歌《芝麻油》:“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嘛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嗨哟,哎呀我的三哥哥。”这是曲型的西北高原情歌小调。1938年诗人安波重新填词,将它写成反映抗日内容的民歌《骑白马》:“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哟,打日本就顾不上。”歌中人物还是三哥哥,但在内容上已将儿女情长换成了英雄气壮。1942年陕北葭县遭旱灾,民主政府组织70多名农民向南移民开荒生产自救,针对此事,一位叫李锦绮的小学教师又将《骑白马》重新填词改成了《移民歌》,有好几段歌词,前四段是这样的:
一、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二、 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号召移民开山林,呼儿嗨哟,咱们边区满地红。
三、 三山低,五岳高,毛主席治国有功劳,边区办得呱呱叫,呼儿嗨哟,咱们百姓颂唐尧。
四、 边区大,边区红,边区地方没穷人,有了穷人就移民,呼儿嗨哟,挖断穷根翻了身。
   当时移民队的副队长叫李增正,他的叔叔李明源是移民模范,又是当地有名的民歌手,这首《移民歌》很快就被李明源唱出了名,同时,李明源是这首歌的词作者的说法也就流传开来。1944年,《解放日报》记者陈柏林将《移民歌》的几段歌词及《骑白马》的曲谱于311日全部发表在《解放日报》上,以后又被收进由张松如(即公木)和何其芳共同编著的《陕北民歌选》一书,歌曲定名《东方红》,词作者就是标的李明源。何彬所在的华东军区文工团经常演唱这首歌,但团教导员李淦同志一直认为移民内容已经过时,因此,解放不久,便与另一位领导吉联抗同志一道找何彬,鼓励他改动一下,于是何彬对原词作了修改和整理,保留了第一段,仅将“谋生存”改为“谋幸福”,并重新编写了第二段、第三段,突出了歌颂毛主席和共产党这一主题思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次演唱,新词得到了音乐界和政界领导人的认同,从此,《东方红》风靡全国,并经久不衰。
   何彬随华东军区文工团于1949526日到达上海。进城后不久,原华东军区文工团的文艺战士们分别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何彬也得了专门向上海音乐学院丁善德教授学习作曲理论和向琵琶大师卫仲乐教授学习琵琶弹奏的绝好机会,使自己音乐方面的潜质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同时,他还担任了电影制片厂的相关工作,如1950年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第一部故事片《农家乐》中担任了板胡独奏等等。1951年何彬调任北京新闻电影制片厂乐团民乐队队长,该厂电影制作中大部分的器乐演奏均由他承担,工作压力十分繁重。影片《龙须沟》中三弦、板胡的乐曲都由他演奏。他还为《画家齐白石》、《杂技艺术表演》等多部影片作了曲。1952年他将弦乐演奏的心得经验作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和整理,编著了《二胡入门》一书,由上海万叶书店出版行世,经多次刊印,行销数十万册,是音乐出版部门最畅销的书籍之一。他为大型文献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全部插曲写作了歌词,其中的主题歌《淮河两岸鲜花开》在全国广为流传。以后他又为故事片《铁道游击队》写作了主题歌词《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这首歌至今还在全国各地广为传唱,成了历史性的不朽之作。
作为国家对外出访的文化代表团的成员,何彬以指挥家的身份率领民乐队赴前苏联及东欧几个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访问演出多次,圆满完成了国家的文化交流任务。
   何彬对民族乐器板胡的改革和板胡曲目《大起板》的创作,是载入了中国音乐史册的。早在山大剧团时期,经常演出歌剧《白毛女》何彬担任板胡演奏。传统的板胡使用两根老弦(又叫丝弦),戴铁指套按弦,声音虽然饱满高亢,但使用铁指套指法不灵活,伴奏效果不能使人满意,于是何彬对板胡作了改革,将外弦换用钢丝,里弦仍用老弦,不用铁指套,再把弓子改轻,在演奏方法上,破例的使用了二胡和提琴的指法,这样改过之后,音色变美了,虽然音量小了一点,但音区宽了,达到了满意的伴奏效果。这种改动一下子把板胡原来的本质特点改掉了。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大胆的改用小提琴的AE弦作为板胡的内外弦,并突破板胡传统的仅限于第一把位的演奏方法,扩展为多把位演奏,对板胡从结构到演奏作了彻底的改革。为了显示这种改革的效果,何彬专门创作了板胡独奏曲《大起板》。河南地方戏有南阳曲子、河南梆子、河南坠子、河南粤调四大曲系,其中的南阳曲子有一个叫“谷子头”的开场音乐,又叫《大起板》,用坠胡演奏,在“谷子头”的基础上,何彬增删改编,重新创作了板胡独奏曲,曲名仍叫《大起板》,演奏效果特好,很快轰动了民乐界。
   何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是一位著名的指挥家、词曲作家、器乐演奏家,同时也是一位音乐教育家。1953年,他作为指挥和队长,奉命面向全国招收新影乐团民乐队的队员。在天津,他发现了18岁的刘明源,当时刘明源白天在戏班为评剧演员李云芳伴奏,晚上在跳舞场拉高胡的广东音乐,何彬听了他的演奏后认为他手音特好天资不错,是个可塑之材,便将他带回北京进了新影乐队重点培养。刘明源当时虽然凭记忆和感觉也能将琴拉得很好听,但对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几乎一无所知,连简谱也不识,而且演奏方法也不规范,属于野路子一类的民间艺人,于是,何彬便一点一点、手把手的对他教一曲拉一曲,从识简谱到识线谱,从音乐常识到音乐理论,从演奏的规范弓法到细微的乐曲韵味装饰等等,凡是需要的,都教了他,并化大力气纠正了他的一些野路子的习惯。刘明源也不愧是一位少有的音乐天才,又从小在劝业场的文艺圈子里摔打过多年,在何彬的倾心教导下,他的演技突飞猛进,很快就达到了精湛的高度。本来板胡曲《大起板》是何彬自己演奏的保留节目,每次表演必拉的,但把这个曲子毫无保留的教给刘明源之后,自己就不再拉了,而是交由刘明源表演。1957年,何彬让刘明源带了这个曲子出国参加了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荣获金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刘明源以后成了音乐界公认的板胡大师,《大起板》曲目也成了全国各音乐院校板胡课目中的必修教材。
   在音乐教育方面,何彬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的音乐人才,是名符其实的桃李满天下,除本文提及的李乙和刘明源外,肖白镛、马晓辉、沈立良、周丽娟、姜建华、陈洁冰、王树生,茅青等等都成了全国闻名的大师级的演奏家,还有不少学生晋入了教授、副教授的行列。
   在解放后的八年多时间内,何彬在音乐领域的演奏、写词、作曲、著书、指挥、教育等各方面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可谓丰收连连,硕果累累,乐界瞩目,有口皆碑。
   1958年春,何彬被定为右派分子,发配到北大荒黑龙江853农场接受改造。他身处逆境,历尽艰辛,但始终没有动摇过献身音乐事业的信念。到农场后,他被分配在二分场六队的伐木区劳动,寒冷的气候适应、繁重的体力消耗、不适的饮食习惯等等,是他艰苦闯过的一个个关口,而最难逾越的关口是政治上的屈辱和精神上的创伤,但他坚信总有拨开乌云见太阳的那一天。他能以积极达观的态度来面对现实,以坚韧刻苦的行动来融入生活,以热情饱满的创作来歌颂社会。白天辛苦劳动,晚上坚持创作,他写了很多配合中心任务的歌曲和器乐演奏曲目,如《养鸡姑娘》、《列车穿过北大荒》等等,其中有一首东北味儿浓厚的《北大荒姑娘》在农场和东北地区广为流传,被中国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推向全国。在担任场属小行星艺术学校和文工队队员期间,何彬充分发挥了他的音乐专长,将文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准备建国十周年的庆祝活动,艺校开办了文艺训练班,由何彬负责教学,他自编教材由学员刻钢板油印成讲义,人手一份,有和声、演奏、配器、作曲等多项培训内容,同时还创作了整套庆国庆的文艺节目,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在1962年的甄别运动中,鉴于何彬的工作表现和突出成绩,经群众评议、组织审查,他被摘去了“右派”帽子,但“摘帽右派”的政治命运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摘帽不久后,经组织批准,何彬回上海探亲。途经哈尔滨时,遇到哈尔滨市文化局副局长、哈尔滨艺术学院院长马楠。因当时学院正缺民乐教师,加之“第三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举办在即,故马楠力邀何彬留下来参与其事,并表示工作调动手续由组织出面和黑龙江853农场打招呼。正巧那时农垦部王震部长在哈尔滨视察,马楠直接向王震部长呈送了报告,并获得了王部长的批示:“调何彬同志到哈尔滨工作。”因此,何彬便安心的进了哈尔滨艺术学院,并立即全身心的投入到“第三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节目的创作之中,很快便完成了包括《快马加鞭》(获奖节目)在内的一套节目,在公演中一炮打响,既为“第三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增添了光彩,也为艺术学院赢得了荣誉。这以后,何彬担任了学院的乐队指挥、高年级二胡琵琶老师、民乐教研室主任,并负责创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民乐队。在“第四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上,何彬创作的合唱加合奏的大型节目《翻山越岭送公粮》和由他作诗并指挥的钢琴协奏诗朗诵《战斗吧!非洲》在音乐界引起轰动。此时的何彬,除在艺术学院担负重任外,还兼任了黑龙江省歌舞团民乐团的指挥。在哈尔滨工作期间,何彬创作多多,精品迭出,好评如潮。但是,踌躇满志的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由于有关部门的工作拖拉,他的工作调动手续没有办成。此时正值 “四清”运动席卷全国,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853农场政治部作出了“关于何彬同志自动离职的决定”,使何彬一下子没有了工作籍。艺术学院领导只能歉疚地将事情真相向何彬如实一一摊开,为了不让马院长在“四清”中有麻烦,何彬打点行装,以无工作、黑户口的游民身份回到了上海家中。在往后的日子里,何彬承受着政治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只得在家中招收一些学乐器的学生,通过这种传授技艺的形式来诠释音乐,冲淡内心的痛苦,同时也可得到一些经济收入来解决生存问题。在“四清”运动的高潮过去之后,于19655月,经何彬的老领导陈沂同志推荐,他又应邀去了哈尔滨为哈尔滨京剧院新排现代京剧《焦裕禄》设计唱腔,并担任了该剧的作曲与指挥。《焦裕禄》的演出园满成功,剧院紧接着又移植了郭沫若的《孔雀胆》、创作了《英雄刘美泉》,何彬连续担纲这两出戏的作曲。就在《孔雀胆》顺利公演(由京剧名家云燕铭主演),《英雄刘美泉》的作曲完成一半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很快造反派掌了权,往日主管文艺的各级领导一律靠边被揪斗。何彬只能匆匆离开又回到上海。19678月份,经过上级的“安排”,他被解送到出生地泰兴县黄桥镇。1968年初夏时,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运动中,有关部门极其荒唐地决定把他作为“知青”下放农村,在家乡朋友的帮助下,泰兴县元竹乡张岔大队党支部书记成宝忠同志接纳了他,将他安置在第四生产小队队长成宝生同志家中。从此以后,何彬在此当了十年农民,宝忠同志也尽心尽力的照应了他十年。在这期间,“上边”的人多次调他“派派用场”,如数次调去扬州,为歌舞团训练乐队、编写音乐、排演了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与音乐剧《革命家风》;为扬州地区京剧团的现代京剧《小陈庄的风云》设计唱腔兼作曲;为扬州扬剧团设计现代扬剧《夺印》的唱腔和作曲;为邗江县扬剧团移植《杜鹃山》编写音乐总谱;为泰兴县歌舞团先后写了十多部歌剧音乐作品。除此以外,他还参与发起并具体筹划创办了溪桥乐器厂,并亲自从上海请来了手提琴制作各道工序的专业老师傅,使乐器厂很快走上了正轨。当然,以上这多次的“上调”之后,他的最后归宿还是元竹乡张岔大队。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落实政策的工作在全国展开。文化部将何彬的问题交由哈尔滨文化局负责,文化局则派了徐明训处长具体办理,于是何彬陪同徐处长从北京开始,在黑龙江、哈尔滨、上海、泰兴、黄桥、张岔、溪桥、邗江、扬州等地将相关单位、部门走了个遍,取得了一大叠调查材料和对当事人的鉴定书,呈送文化部不久,文化部作出了“何彬同志没有右派言论,不是右派”的结论,彻底砸碎了压在他身上廿一年之久的沉重枷锁,给了他第二次政治生命。随后,何彬被任命为哈尔滨歌剧院副院长,兼任两个乐团的党支部书记。此时的何彬,浴火重生,百感交集,写下了“再沐春风已半百,再奏心曲有余年”的诗句,充分表露了自己还要再显身手的期盼。
   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何彬精神饱满,干劲十足,恨不得要把自己被压抑了二十多年的潜能一下子发挥出来。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门开放,各种形式的外国音乐渐次涌入,对传统的民族音乐带来了冲击性的影响,在社会上特别是音乐界引发了一些争论,针对这一情况,何彬在哈尔滨电台作了一次演讲,阐明了他的观点,即外来文化的流入并不可怕,但必须分清精华和糟粕,区别对待,好的形式也可以为我所用,从而使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在这种思想主导下,鉴于当时轻音乐正迅速而广泛的受到人们的青睐,何彬倡议并负责成立了哈尔滨轻音乐队(当时国内绝无仅有),并亲自带领这支民族音乐队伍在大江南北的上海、南京、扬州等大中城市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均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产生了极佳的社会影响。在上海演出时,可容纳万人的文化广场竟连续十多天场场爆满,创下了历史以来的最好上座记录。
   在哈尔滨歌剧院工作了约三年之后,何彬被上级借调到上海昆剧团为大型昆剧《唐太宗》担任音乐设计,完成任务后因劳累过度病重滞留上海家中。在上海市委陈沂书记的关怀下,经过协调,何彬于1983年春被调回上海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不久,被定为国家一级作曲家。在上海工作期间,除了承担繁冗的行政事务外,他还创作了大批音乐作品,如男中音歌曲与乐队音乐《过零丁洋》、电视剧《窦女情仇》主题歌的词曲、独唱歌曲《六十抒怀》、《赤壁怀古》、《李世训画长江绝岛图》、小合唱《板桥道情》、二胡协奏曲《满江红》等等。
   其中的《过零丁洋》歌词是南宋伟大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诗篇,该诗概述了诗人自苦读成名到被俘报国的人生历程,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是我国千百年来用以歌颂高尚民族气节的警世名言。何彬为此诗所作的曲子,气势宏大,浑厚激昂,除成功的表现了原诗的精神外,还用相当的篇幅以细腻的声乐手段塑造了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尤其是最后两句名言的反复演唱所激发出的凛然正气,感人肺腑,令人奋发。此歌曾被新加坡选为“中国八大历史名人雕像”的配乐之一。《窦女情仇》是由三首风格迥异的女声独唱所组成的电视剧插曲。这三首歌曲既显示了何彬在歌词创作方面的造诣,更体现了何彬在乐曲中将民歌风格和戏曲因素相融合的深厚功力。《满江红》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所作的词牌,清人王善及近现代作曲家均曾为之谱曲,何彬将多种音乐素材融为一体加以变化发展,始终突出主旋律,生动表现了岳飞的光辉形象。全曲气势雄浑,凝重深沉,在演技上充分发挥了二胡的特色,此曲在内地和港、台的舞台上频频演出,深获好评。而《板桥道情》本是一首质朴自然,民歌风格浓郁的清代歌曲,经何彬重新编曲后,演唱时伴以竹板和渔鼓的打击,静淳流畅、轻松自然的曲调旋律沁人心脾,这首小合唱既描写了苏北水乡夕照下的天然景色,也抒发了郑板桥傲然弃官遨游山水的洒脱情怀。何彬大量的音乐创作成果,充分表明他当初期盼再奏心曲的愿望得到了实现。
何彬2.jpg
   1989年何彬离休后,并未在家赋闲,仍然在为振兴民族音乐事业作贡献。受香港古筝艺术团之邀,他赴港对该团从器乐配置到演奏水平等各方面作了详尽的考察之后,专题为该团创作了多首筝曲,最具代表性的有:群筝合奏曲《南梆子新编》、《乌江恨》、筝埙重奏曲《思悠悠》,以上曲目于199034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举办的“香港古筝艺术团成立三周年音乐会”上公演,何彬除亲自指挥了《乌江恨》和《思悠悠》两曲外,在《南梆子新编》中他亲操京胡担纲领奏(此次使用了杨宝忠大师的京胡)。此时的何彬已脱离舞台演奏三十多年,六十多岁的他还能在舞台上大显身手,可见确实功力非凡。此次演出在香港引起轰动,《华侨日报》、《大公报》、《新晚报》等多家报纸作了大量赞美性的报导和专题评论。
   1991829日,作为“振兴民族音乐系列音乐会之三”的“何彬作品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隆重举办(泰兴县文联受邀派出数名代表前往祝贺、观赏),这次音乐会对何彬的音乐生涯作了一次浓缩性的总结和展示,重点突出了何彬音乐作品的民族性和传统性,在我国音乐界产生了指导性的影响。
   进入老年后的何彬,主要将余力发挥在国粹京剧上。从1994年开始,他与上海京剧名宿厉不害先生一道,编写京剧唱腔与伴奏曲谱,多年的辛苦结出了累累硕果。上海音乐出版社分别于199811月和20065月出版了他俩合编的《京剧曲谱精选》第1集与第2集,该两集编选了京剧各个行当、各种板式、各家流派的唱腔、伴奏曲谱及曲牌音乐合计93段,受到了海内外京剧票友的热烈欢迎。编写《京剧曲谱》是一件非常细致而繁琐的工作,因为京剧的唱腔与伴奏时合时分,特别是在这两者的结合部,有好多美妙的东西是经过无数老艺人即兴发挥而形成的,其中的一些支声复调长期以来构成了京剧伴奏的特色,这便给记谱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京剧曲谱精选》所选唱段都是由前辈艺术家在一代代的传承、完善之中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经典,要准确的记录这些唱段,必须反复听、反复记、反复改,虽非直接创作,却比直接创作累人。有不少唱段还要将若干不同版本进行比较,在反复推敲后选择取舍,这样才能把同一曲目中最好的、最具代表性的唱腔献给读者。何彬也知道这是一件“业余的做不了,专业的不愿做”的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但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干了这项实实在在的工作。《京剧曲谱精选》第二册出版时,何彬表示:“虽然已年逾古稀,且身患重病,但在有生之年,若能天假时日,此项工作仍将继续进行,还要编写一本以现代戏为主要内容的第三册。”为了这一句承诺,何彬顾不上生命的消耗,加紧了工作节奏,终于和厉不害先生一道如期完成了《现代京剧曲谱精选》的编著。令人哀痛叹息的是,就在这本书出版前夕,何彬于2008520日下午2时因心脏衰竭而逝世,他用生命最后的心血为自己的音乐人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吴曾荫
2015102日 初稿完成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16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5 天

连续签到: 2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2-9-6 11:0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9-18 15:2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是我的二老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2-10-19 13: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