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从一张大师云集的菜单看中国地质学早期国际合作

55861人阅读  1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3-2-5 09:19:23 来自: 中国江苏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一、一份96年前的菜单
  最近,几位科学史研究专家分享了中国老一辈地质学家李四光、贾兰坡各自保存、已有96年历史的一张法文菜单。连同我搜集的到的菜单共有四张。查看这几份菜单,当年国际地质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有好几位,签名的位置略有不同,推测当时就餐人员应该人手一份菜单,所以签名顺序略有差异。这些菜单上签有中外地质学家等大名的法文菜单是怎么回事?
  二、菜单背后的故事
  96年前的1927年4月24日,中国地质学创始人之一、农商部调查所丁文江所长在北京崇文门内的德国饭店(曾被人翻译成北京北方饭店)设宴欢送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回国。安特生是瑞典地质学家,1914年来华,被中国政府聘为农商部矿政顾问。1925年,安特生回国,1926年秋,他陪同瑞典皇太子访华,一直逗留到1927年春。出席宴会共有11位宾客。既然丁文江请客,宾客名单应是丁文江拟订。但菜单是法文印刷,这次宴会只有德日进是法国人,估计这张菜单是德日进所设计。按这张菜单餐上签名的順序來看,在座的有安特生、丁文江、斯文.赫定、葛兰阶、葛利普、金叔初、李四光、翁文灝、步达生、巴尔博、德日进。
  从这份菜单的菜肴看,部分菜名显然是想象的,但有一部分确与安特生和丁文江现实中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有关,如安氏大唇犀、大介壳类化石等。所谓的远古淑女则是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安特生回答葛利普关于北京猿人研究发现的询问,灵机一动给予的回答。拿古生物化石和杜撰的菜名写进菜单,表现了对安特生等人从事的地质工作的幽默风趣。
  三、从菜单看到的中国地质学国际背景
  旧中国的确积贫积弱,但说起近现代地质学在中国的发展,史学界倾向认为,不像物理学或工程学,中国地质学发展在当时并不比国外落后多少。对于这种现象,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国学者张亚威照片分享的我国台湾学者戴丽娟在她的《中国地质学及史前学发展初期之国际性格》一文中归纳为,第一,地质学有其经济上的应用价值,20世纪初中国政府急于发展工业,对地质学比较重视。第二,地质学与物理或化学等实验科学不同,其方法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以经验和归纳为主,使得第一代中国留学生较易入手。第三,地质学是一种具有区域性、地方性特质的科学,中国地质研究一旦做好,便能在全球性的相关科学知识上有所贡献,受到肯定,所以容易吸引有志人士的投入。
  1913年,中国地质调查所在北京成立。自成立之日起,得益于中国地质学创始人丁文江、翁文灏的宏大格局和对中国地质学发展的高瞻远瞩,中国的地质科学就与欧美地质学界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191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被中国北洋政府聘为农商部矿政顾问,成为北京周口店古人类的早期研究者、中国仰韶文化的发现者。
  ​1919-1920年代,经丁文江先生推荐,德裔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被延揽为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19年,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到北京协和医院解剖科工作,作为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持人,他与中国同事和安特生良好合作,为发现周口店古人类牙齿和头颅化石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0年代,中国地质调查所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合作,成立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专门研究发掘北京周口店古人类化石;
  1921年,准备美国考察队赴中国考察之事来北京的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兰阶,被安特生安排与师丹斯基一起去周口店做发掘工作;
  1921年,英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受伦敦传道会派到中国,在燕京大学教授地质学,并陪同葛利普做野外调查,协助美国中亚考察团做部分化石鉴定工作,还与步达生和中国地质学家参与新生代研究室工作。
  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来到中国。开始协助桑志华做考古和古生物化石研究,后来作为新生代研究室顾问,参与了对周口店发掘,对古人类化石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带领西方人士与中国派出清华教授袁复礼等联合组成中瑞西部考察团,虽受到当时国内学术界的纷扰误解,后来由于双方分歧,终于导致翁文灏所长原定的中国地质调查所专家退出,但还是取得了较多的考古成果。
  这种紧密的中外合作,正如1935年,时任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的丁文江在一次概述中国科学事业的演讲里所说,“地质调查所之所以能在短时间获得良好成绩,实在是因为不受政治污染、有私人捐助,以及有外国专家的加入的缘故”。 
  四、结语
  用戴丽娟女士的文章结尾:“透過這張餐卡,我們彷彿可以看到,在大環境紛擾的情況下,堅持科學研究高度的一群中外紳士,在一名想像的遠古淑女精神引領之下,一步一步探索我們現在稱做中國的這塊土地上幾千年、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前曾經有過的人類文明場景⋯⋯”。
  从这张菜单上中外名人的签名背后,可以感受到,当时中国地质学家与外国同行间的密切往来与合作。也反映出当时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国际大背景。应当肯定的是,外国专家和学者在中国地质学早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国地质学研究与国际水平的接轨,实际上,也为日后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微信图片_20230205091520.jpg
出席宴会的11位中外科学家
微信图片_20230205091557.jpg
我搜集到的法文菜单
微信图片_20230205091536.jpg
台湾学者戴丽娟翻译的菜单
微信图片_20230205091532.jpg
宴会所在地北京德国饭店老照片(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李学通研究员提供)
来源: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15 天

连续签到: 4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3-2-5 10:3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