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伦理的基础----《千字文》解读之三十四  

2146人阅读  19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2 23:02:00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西楼雪 于 2011-3-7 20:15 编辑

伦理的基础

----《千字文》解读之三十四

文/西楼雪

    无数的蜘蛛在无边无际又厚又密的大网上活动,有的游刃有余,有的苦苦挣扎,有的疾走如飞,有的静守一隅,有的生龙活虎,有的奄奄一息,有的独霸一方,有的奴颜婢膝……这是一个精神病人所描写的人类的生活图景,似乎荒唐不羁,然而却是生动形象,准确贴切的。它告诉我们,社会就是一张巨大厚密的网,把尘世中的每个人紧紧裹住;人类在这张网上生存、发展、繁衍……直至网破蛛灭。

    这张蛛网千丝万缕,结构特别的复杂,谁能充分地认清、紧紧地抓住并巧妙地利用它,谁就能在网上自由地捕食并发展壮大。谁如果对这张网理解不够,那就会被这张网束缚,日渐衰弱,乃至成为别人口中的食物,消失在遥远的网际。

    这张社会关系的大网是靠什么来维系的呢?一般是靠法律与道德。法律是难以触及的粗绳索,道德是缠绕不尽的蜘蛛丝。要认识这张无所不及的大网,就必须了解社会道德规范(包括“潜规则”)。在中国古代,法律与道德并不是明显分开的,人们往往以道德规范来褒贬一切。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的根本是“三纲五常”。“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五伦”,即“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也就是五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前面三种是家庭关系,后面两种是社会关系。一是指“五德”,即“仁、义、礼、智、信”,仁德是父子之道,忠义(义即宜,指做事要适宜恰到好处)是君臣之道,礼让是兄弟之道,智慧是夫妻之道,诚信是朋友之道。其中父子之道是五常之首,父慈子孝,是处理家庭关系的关键,是一切道德规范的基准;君臣之道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关键。

    周兴嗣不愧是杰出的儒生,仅四个字----“资父事君”----就抓住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总纲。孔子在《孝经》中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意思是,凭着侍奉父亲的心态去侍奉母亲,敬爱之心相同;凭着侍奉父亲时的态度去侍奉君王,尊敬之情相同。因此侍奉母亲用爱心,侍奉君王用尊敬,侍奉父亲则要爱敬兼备。“资父事君”的意思就是,凭着侍奉父亲的态度去侍奉君王。资,凭着,(别解资养);事,侍奉。简要地说,就是把君王当成父亲一样侍奉。(本句也可解释为“资养父亲,侍奉君王”)。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孔子在《孝经》中又说,“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意思是,用孝心侍奉君主就是忠诚,以尊敬对待师长(领导)就是顺从。能够用忠诚和顺从侍奉君王及师长(领导),就能保证自己的俸禄(即工资和职位),就能按时祭祀先祖,这就是士应尽的孝道。说穿了,为了家庭的地位与收入,就必须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君王与师长(上级领导)。

    那么,如何“资父事君”呢?周兴嗣又用了四个字作了精确的指点——“曰严曰敬”,意思,“一个是严,一个是敬”。“严”有两解,一是指父亲对儿子(封建社会中,女子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居男子的附属地位)严格要求,一是指儿子在言行上要谨慎小心地孝顺父亲(也就是顺,言行上不违拗父母)。

    俗语说,“棒打出孝子,惯养忤逆儿”。父母对子女一定要严格要求,更不可溺爱。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指道德上的),不可轻描淡写,必须要严惩;因为社会是严酷的,绝不会给你**机会的。在《祖父的皮带》一文中,笔者曾讲了朋友受到祖父两皮带的惩罚,看似祖父的无理与粗暴,实则是用心良苦的真爱。因为从那以后,朋友再也不敢妄起贪念之心,不敢有背信之念,一旦萌生,那宽宽厚厚的皮带就高扬在眼前。

    想起《岳母刺字》的故事,岳飞的母亲(父早亡)因岳飞的一点小错误,就严厉地教训他,并在背上用针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责可谓深矣,教可谓严矣,正是这样的“严”,才使岳飞成为南宋抗金的柱石,成为流芳千古的民族英雄。

    “严”是更高层次的爱。后来“严”就成为对父亲的尊称,如“家严”是指父亲,“先严”是指去世的父亲;而“慈”也就成了母亲的尊称。

    儿子也应该小心谨慎地孝顺父亲。《弟子规》中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对于父母的教育训责要敬听,要逆来顺受。当然,父亲如果责罚过重,则儿子也可暂避一时。孔子曾说“小棰则受,大棰则走”,意思是,小责罚就承受,大责罚就逃走。因为大责罚,父亲往往在怒气冲天之时,避开可缓和矛盾,以便父子双方的冷静面对。

    “敬”是指儿子在内心要真心诚意地顺从父亲,不可表里不一,更不可阳奉阴违。内心没有诚敬之义,言行再顺,“孝”也是一个空壳。《孟子•尽心上》中说:“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意思是说只赡养而内心不爱,就如养猪一样;只言行上爱却内心不敬,那就养牲畜一样。对父母的敬意,要一辈子恪守,要从心底里敬爱。儿女给父母精神上的慰藉,远比物质重要。

    对待君王,就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当然,敬爱父亲与敬爱君王也是有所不同的。因为父亲是生我养我的惟一的人,是永远不可更改的;君王仅是给我职位与俸禄的人,是可以更换的。《礼记》中说“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意思是,作为臣子,不在大庭广众之下指出他的过失,要私下里暗暗地指出;如果谏了多次(三次)还是不听,那么,你就离开他。孔子又说,“事君三违而不出境,则利禄也”。意思是,侍奉君王,私下里多次指出君王的过失,君王不听而臣子却不离开他,那肯定是贪图那份俸禄罢了。

    孝顺父母,尊敬君王,古人就践行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就能在封建社会中生存。然而要求得更大的发展,在这张蛛网上游刃有余,那还要对这道德规范理解得更深更细,践行得更加充分。

    附《千字文》原文:

“资父事君,曰严曰敬”

(《千字文》系列解读文章正处于修改中,敬请朋友不吝赐教,谢谢!)
西楼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louxue
本帖评分记录金币 收起 理由
苏泰剑滨闻 + 18
     

签到天数: 15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3-2 23: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资父事君,曰严曰敬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14: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603812 发表于 2011-3-2 23:06
资父事君,曰严曰敬

请喝茶{:soso_e160:}
     

签到天数: 15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3-3 15: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soso_e18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3 16: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寥寥八字 易读难解 经君诠释 妇幼皆知 处世宝典  奉之则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20: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hqxs 发表于 2011-3-3 16:11
寥寥八字 易读难解 经君诠释 妇幼皆知 处世宝典  奉之则顺

老先生请喝茶!{:soso_e160:}
gs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3 23: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本帖最后由 gsg 于 2011-3-3 23:58 编辑

俗话说:万事孝为先。这是说“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一个对父母不孝顺的人,其他方面肯定也没有可取之处。三纲、五常,他是没纲没常。
gs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4 01: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先生,我想这两句话,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资养(孝顺,赡养)父亲,侍奉君王,一个是“严”,一个是“敬”。可以理解为相对应的:赡养父亲要严格认真,侍奉君王要恭敬忠诚。还可以理解为:对待父母和君王都要严和敬。他是讲的忠孝两个问题,也就是父亲和君王是并列的。我只是有这想法,先生别见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0: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gsg 发表于 2011-3-3 23:56
俗话说:万事孝为先。这是说“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一个对父母不孝顺的人,其他方面肯定也没有可取之处。 ...

老先生言之有理!请喝茶!{:soso_e16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1: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西楼雪 于 2011-3-4 11:18 编辑
gsg 发表于 2011-3-4 01:50
先生,我想这两句话,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资养(孝顺,赡养)父亲,侍奉君王,一个是“严”,一个是“敬”。 ...


老先生说得很有道理!
在封建社会,“忠孝”是立身之本,忠与孝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诸侯,王国与侯国、宗主国与属国之间、君王与大臣之间,大多是父与子、兄与弟的关系。周公为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也即家族内部的关系,制定了“礼乐”,提倡“孝忠”的概念。可见,最初的忠与孝在事实上是合二为一的。后来,孔子继承了周公的礼乐学说,发展为儒家,又因封建社会发展迅猛,家族势力也不断扩大,血缘关系不断弱化,忠与孝才分为两个概念,用来分别调整两种关系。因此,孝,要“严”“敬”,忠也当“严”“敬”。
当然,我以为,如从有所侧重上看,严,主要是侧重于行动上,侧重体现在上对下(长辈对晚辈)中;敬主要侧重于内心世界,侧重体现在下对上(晚辈对长辈)之中。
老先生以为然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